
基本情况:
郭天武,教授,法学博士。
兼职
广东省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秘书长
研究领域
领域1:刑事诉讼法学;领域2:港澳基本法
主要著作
1.《保释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内地与香港刑事司法合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与王仲兴教授共同主编)
3.《内地与香港法律体系的冲突与协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与王仲兴教授共同主编)
4.《香港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与何帮武博士合著)。
5.《经济犯罪形态与对策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参著。
6.《粤港澳法律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参著。
7.《香港人的价值观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参著。
主要论文
1.“刑事诉讼法的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载《山东法学》,1995年第4期。
2.“澳门法律本地化问题研究”, 载《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一作者。
3.“后过渡期澳门社会治安问题研究”,载《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一作者。
4.“一国两制下内地与香港法律体系的冲突”,载《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第一作者。
5.“内地与香港刑法强奸罪比较研究”,载《政法学刊》,1998年第1期,第二作者。
6.“论港澳基本法对中国法制的拓展与启示”, 载《澳门公共行政杂志》,2001年第3期,第一作者。
7.“民事管辖诸问题研究”, 载《重庆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8.“刑事判决问题研究”,载《政法学刊》,2003年第3期。
9.“通过网络实现程序正义”, 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8期。
10.“国家机关受贿罪问题研究”, 载《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1.“论中国区际刑事法律冲突”, 载《澳门公共行政杂志》,2004年第4期。
12.“论我国保释制度的构建”,载《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3.“美国的保释制度”,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9期。
14.“证据禁止理论初探”,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
15、“现代保释制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政法学刊》,2006年第6期。
16.“港人的法治精神从那里来”, 载《同舟共进》,2007年第7期。
17.“日本未成年犯罪与预防”, 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
18.“香港基本法解释权的法律思考”,载《政法学刊》,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
19.“香港特区立法监督制度若干问题探析”,载《澳门公共行政杂志》,2008年第2期。
20.“相对不起诉制度若干问题探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5期。
21.“中山大学港澳法研究30年回顾”,载《大珠三角论坛》,2008年8月。
22.“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适用法律研究”,载《澳门研究》,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
23.“香港保释制度的改革及其对内地的启示”,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10月。
24.“论刑事正当程序的本土化构建”,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一作者。
25.“论刑事和解中被害人权利的保护”,载《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
26.“自由证明法则及其应用”,载《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7.“论我国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7期。
28.“从‘扁家弊案’看台湾地区刑事司法的发展”,“载《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
主要主持项目
1.2009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立法研究”(与杨建广教授共同主持) 广东省人大立法项目
2.2008年“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立法研究”(与杨建广教授共同主持) 广东省人大立法项目
3.2008年“香港基本法实施问题研究” (08CFX01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4.2006年“内地与港澳法律体系的冲突与协调”(06P01) 广东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5.2004年“香港政治的变化与侨务工作的对策” (GQB2004016) 国务院侨办规划项目6.1999 年 “广东司法官资格制度研究”(99SJA82003) 广东省高教厅规划项目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法学院。邮编: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