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中心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研究 咨询服务 研究生园地 国际合作与交流 数据库 资料中心 学术刊物 校园记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工作简报(2010年第二季度)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工作简报(2010年第二季度)

2010-10-12

 
一、             科学研究
(一)  基地重大课题进展
1.         “新形势下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研究”课题:
根据第一次课题讨论会议的分工,课题将分成三大子课题。经过一个季度的辛苦工作,各子课题的成员已经完成了相应的文献综述部分,为课题进一步的开展打下了坚固的理论基础。第一个子课题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理论,全面概括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理论;关于国际金融中心量化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国际金融中心分类和模式研究这三个方面的文献综述。第二个子课题研究香港和大陆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该组成员搜集了自香港回归以来政府出台的关于大陆和香港之间的各类互惠合作文件,全面了解国家对香港的政策方针。并且完成了香港和珠三角的合作以及与上海的错位发展这两方面的文献综述。第三个子课题研究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该组成员从香港金融监管体系现状;金融危机下香港金融监管体系的缺位和改革需要;香港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方向;可借鉴的具体措施四个方面归纳总结。
 
2.         港澳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空间转换研究
课题的重要研究成果,李郇教授、徐现祥教授和李志刚副教授撰写的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在著名SSCI来源期刊China Review 2010春季刊发表。李郇教授等在该文中指出,土地财产权对经济行动者的行为有激励效应。国有土地赔付制度已造成中国城市土地财产权的二元结构,包括完全的国有土地所有权和有限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文章认为,市场供给和计划征收两方面都激励政府获得土地使用剩余。在财政分税制度的背景下,通过鼓励城市和农村政府扩大和加强土地使用效率,土地租金剩余促进了城市化发展。当农村政府机构寻求租金剩余时,便出现城中村问题。为提高中国城市化的质量,中国政府需要在不同的层面,通过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
 
3.          “香港基本法的实践问题研究”课题:
课题成员获得五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的委托研究项目,邀请香港大律师黄江天博士给课题组老师及学生发表题为《香港的司法体系与基本法诉讼》的学术演讲,并参加了境内外学术科研机构组织的系列学术活动:(1201062日晚,邹平学教授应邀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表学术演讲,讲座题目是“港澳基本法研究现状及课题展望”。本次讲座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与宪政理论研究所主办,刘茂林教授、王广辉教授、胡弘弘教授、陈新副教授、曾祥明博士等以及近百名学生倾听了此次讲座。(22010622日,由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国两制’与澳门特区法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召开,邹平学教授应邀赴会,提交论文《关于特别行政区制度研究的若干思考》并作大会发言。
 
 
4.         “香港家族企业国际化成长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成果《泛家族化与企业主专权:家族涉入程度的直接效应及与信任的交互效应》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2010年年会中发表;《家族治理与跨代持续创业》一文在香港大学与香港历史博物馆主办的“华人家族企业跨代传承”研讨会发表,并收入20107月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出版的《华人家族企业传承研究》;《中小型家族企业战略创业与战略绩效》一文即将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项目组成员获朱沆的课题“心理所有权的生成机制与经理的侵占行为”获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育苗计划)资助。
 
(二)  科研项目
 
1.         毛艳华教授获得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据全国社科规划和社科处信息,我中心毛艳华教授申报的“我国制造业集群结构严谨的实证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立项,资助金额为12万元。学校共有28项获得立项,分布在校内10个单位;我中心科研人员共申报4项,立项1项。
 
2.         陈广汉教授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加强香港与广东省沟通及联系”第二期项目。此项目是2008年立项的第一期项目的延续,进一步深入研究粤港联系与合作问题。
 
3.         陈广汉教授、刘祖云教授承担《<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研究丛书》中两本学术著作的撰写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研究丛书》是按照省委领导的要求,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围绕《纲要》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4.         刘祖云教授、陈丽君教授获得澳门理工学院2010年年度研究项目“澳门博彩业发展的社会政治效应研究”。此项目是博彩研究中心社会政治研究方向的一部分,每年将持续进行。
 
5.         “香港基本法的实践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获得五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的委托研究项目。包括:
(1)邹平学:《香港基本法框架下的香港政制发展研究》
(2)叶海波:《基本法与香港立法会的权力运行》
(3)姚秀兰:《香港政制发展的路径分析——从市政局到区议会》
(4)张定淮:《香港特区“行政主导”体制弱化与重构研究》
(5)李薇薇:《国际人权公约在香港适用研究》
 
(三)  近期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
1.         李郇、徐现祥和李志刚: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李郇教授、徐现祥教授和李志刚副教授撰写的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一文发表在The China Review 2010春季刊。 The China Review每年两期逢四月和十月在香港出版,为SSCI来源期刊之一。
李郇教授等在该文中指出,土地财产权对经济行动者的行为有激励效应。国有土地赔付制度已造成中国城市土地财产权的二元结构;市场供给和计划征收两方面都激励政府获得土地使用剩余。在财政分税制度的背景下,通过鼓励城市和农村政府扩大和加强土地使用效率,土地租金剩余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2.         张光南、李小瑛和陈广汉:《中国基础设施的就业、产出和投资效应》
我中心张光南讲师、李小瑛博士研究生、陈广汉教授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中国基础设施的就业、产出和投资效应》刊发在《管理世界》2010年第4期。该文利用19982006年各省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sur方法实证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短期长期的就业效应,产出弹性和投资弹性。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西部基础设施短期投资较充足而长期投资不足,东部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投资;并且基础设施存在网络效应等非线性特征。
《管理世界》杂志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中国经济管理类权威刊物。根据2003年,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CSSCI统计结果,《管理世界的》“影响因子”为1.7550
 
3.         张光南、朱宏佳和陈广汉:《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和投入要素的影响———基于中国1998 2005 27 个制造业》
该文发表在《统计研究》2010年第6期。《统计研究》是统计及计量经济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刊物,是校内认定的一类刊物。该文基于成本函数和要素份额函数,利用中国1998 2005 27 个制造业行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设施对中国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平均成本和投入要素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显著降低制造业10 个行业企业的生产平均成本,同时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劳动力、资本和中间品等投入要素需求存在正负弹性差异,即存在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
 
4.         陈广汉、张光南:《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及其工资差异研究》
该文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并为《新华文摘》2010年第9期转载。文章通过对刘易斯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的假设进行修正,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新概念和假设,并根据“广东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的多段分层抽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但其特征既不同于刘易斯对劳动力同质的假设,也不同于市场分割学派对于教育和培训仅仅是劳动力信号作用而无助于人力资本提高的观点;教育和经验影响劳动的供给弹性和供求关系。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缺乏供给弹性- 无限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其中,“无限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符合“生存工资假说”;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存在较大的差别,包括教育和有工作经验在内的人力资本对“缺乏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贡献较大。
 
5.         张瀚、张光南《“牢头狱霸”问题与我国囚犯管理的制度选择》
该文发表在《法律科学》2010(28)3期。《法律科学》是法学领域的权威刊物,在CSSCI来源期刊和校内二类刊物。
张瀚、张光南等在文中指出,牢头狱霸现象在我国的监狱和看守所中长期存在, 国家机关希望通过法律和政策对其进行打击, 但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对于牢头狱霸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式, 相关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尚属空白。本文通过非合作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对新老囚犯的行为进行分析, 揭示了在管制资源不足的状况下, 管理者在制度选择时宁可冒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依然选择产生牢头狱霸制度的深层原因和动机。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非正式制度的优势和不足, 并对我国的狱政管理提出相应的立法和政策建议。
 
(四)  近期出版的学术著作
1.         林江《港元稳定机制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影响港元稳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书中从港元稳定的基础条件分析、港元的经常账户、汇率的非贸易因素、香港宏观经济走势和可持续发展分析等方面对港元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港元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2.         陈丽君《澳门经济》
本书是许崇德主编的《“一国两制”知识丛书》之一。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性知识读物。本书对澳门经济的方方面面作了一个概览性的介绍,包括:澳门经济环境与自由港经济制度;财政与货币制;产业结构及博彩业、金融业、建筑地产业、出口加工贸易业等的发展,并介绍了澳门主要资本、资本来源地在澳门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与西方和葡语系国家的经济关系。
 
(五)  近期发表的重要研究报告
1.         《成果要报》第三次刊发我中心陈丽君教授的研究报告
2010125,中央宣传部社科规划办主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简称《成果要报》)第三次刊发我中心陈丽君教授的研究报告。此次刊发的研究报告题为《香港政改争拗形势分析及应对建议》,是陈丽君教授关于香港政改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指出:自香港特区政府公布2012年政治改革咨询文件以来,香港民主派借势炒作,发动以“尽快实现真普选,废除功能组别”为主题的“五区公投运动”,《要报》分析了相关政制改革的背景及民主派的目标与策略,就争取通过2012年方案等提出一些建议。
 
2.         《港澳情况通讯》2010年第5期发表
2010518,针对近期愈演愈烈的香港政改形势,陈丽君教授在《港澳情况通讯》上发表了题为《从2005年政改情况预测香港这次政改结果》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此次政改的重要性和通过难度超过以往。此次政改若被否决将导致香港政制长期停滞、对特区政府管治造成极大冲击,并将进一步损害香港与中央的关系、冲击“一国两制”制度。但此次政改由于民主步伐不够大、对泛民没吸引力,泛民为争取利益必用足此次否决权,因此政改方案被否决的可能性很高。在预测政改方案结果和对比分析香港各方政治力量后,研究报告建议,争取民意、尽可能通过方案;考虑中央出面与泛民对话,并作出适当的让步。
 
 
二、             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
 
(一)  陈广汉教授出席“大中华与澳门经济形势发展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2010626日,由澳门经济学会主办的“大中华与澳门经济形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中华总商会大厦何贤纪念堂举行。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驻澳门中联办副主任高燕,外交部驻澳门公署参赞金千,澳门立法会议员崔世昌,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荣恪,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任杨允中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分三节进行,包括区域经济合作会议、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会议及大中华区经济会议等。       本中心陈广汉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并作了“大中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澳门角色”的主旨演讲。
 
(二)  周运源教授出席“新南站、新机遇—南站新城区发展论坛”。2010629日,由广州日报社主办、佛山市南海区和北滘镇人民政府等协办的“新南站、新机遇—南站新城区发展论坛”在佛山市保利洲际国际酒店举行。来自北京、广州和佛山等地近100名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教授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围绕“南站新城与珠三角一体化”、“镇域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和“南站新城会否诞生中国高铁枢纽经济发展模式”为主旨进行研讨。本中心周运源教授应邀作了“南站新城与珠三角一体化”的主旨演讲并接受了新闻媒体的采访。
 
(三)  深圳大学港澳香港基本法研究中心来访。2010610日下午,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董立坤教授、许昌研究员、李薇薇研究员等到访我中心,商洽合作事宜。我中心袁持平副主任、周运源教授、陈丽君教授及黎熙元教授等出席了洽谈会。双方就合作办刊、人才培养、资料共享等中心建设问题上交换了意见,并达成进一步合作的共识。会后,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设宴招待了董教授一行。
 
(四)  毛艳华教授赴新加坡参加技术创新和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1062-5日,毛艳华教授赴新加坡参加由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技术管理理事会(TMC)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承办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MIT2010),并在创新政策与管理分会场宣读了“The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Local Industrial Clusters”的学术论文。来自世界各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产业创新、产业网络、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并就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和推动跨学科学术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五)  我中心学者出席2010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社科专家论坛并作主题发言。526日,2010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社科专家论坛在厦门举行,我中心陈广汉教授、袁持平副教授以及黎熙元教授应邀赴会。本次论坛主题为“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促进对台经贸交流”。陈广汉教授代表广东省社科联,为论坛作了题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背景下,泛珠三角合作新格局”的主题发言。袁持平副教授在会上发表了演讲。论坛由福建省社科联主办,来自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澳门社科界的50多名专家代表参会。
 
(六)  英国驻广州领事访问我中心了解泛珠合作新进展。201068日,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政治及经济领事郭嘉毅先生,偕同项目与研究助理温蕾女士访问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就近年来泛珠合作与融合的进展等问题,向我中心陈广汉教授、袁持平副教授请教。陈教授等指出,广东一直是泛珠的重要的推动者。近年来粤港澳合作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但是粤港澳合作离不开环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泛珠对区域内发展依然十分重要。2009年以来,泛珠区域内出台了多个国家级的战略规划纲要。泛珠区域由此将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形成大珠三角、环珠三角、泛珠三角多圈层发展的格局。
 
(七)  重大招标项目主持人李新春教授应邀参加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是中国企业管理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世界级学术研究组织中。为从事中国情境下管理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思想与经验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学者与国外管理研究学者间的国际合作,促进中国境内管理研究能力的提升,促进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研究的发展。李新春教授是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主要的学术委员会成员,进行的香港家族企业研究也因为是中西文化交流共融的研究载体,而受到学会其他成员的重视,并成为2010年年会的讨论热点话题。
 
 
三、             咨询与社会服务
 
(一)  陈广汉教授受聘为广东省社科联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5月,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广东省社科联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我中心陈广汉教授受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受聘为广东省社科联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共计40人,广东省宣传部部长林雄同志担任专家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魏建飞同志、谢鹏飞同志等5人担任顾问。
 
(二)  陈广汉教授受聘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二届决策咨询专家。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广州市政府研究室公布了第二届决策咨询专家名单。我中心陈广汉教授受聘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二届决策咨询专家。共计117人受聘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二届决策咨询专家,下分11个专家组。我校19名教授受聘,分布在发展战略等10个专家组。据悉,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健全政府决策机制,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广州市政府决定自2005年起建立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库是市政府决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挥“智囊”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战略与技术的结合、务虚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上,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专家人选原则上每三年聘用一次。
 
 

管理入口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2010-2016©HKMAC All rights reserved | 制作单位: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