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發展須明定位育人才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昨舉辦“齊為澳門動腦筋,齊心實現定位,合力拓展宏圖”座談會,探討區域合作為澳門帶來何種機遇,如何把握。各界人士出謀獻策,促澳門釐清定位,大力培養各類人才,強化特區政府管治能力,解放思維,推動高端產業發展及經濟適度多元。
不應綑綁特定位置
昨日座談會共有廿四位來自不同界別、行業的代表及學者發言,題材、領域廣泛。發策會長梁維特表示,澳門參與區域合作,官、產、學、民都是關鍵。經濟適度多元是澳門參與區域合作的必然目標,粵澳合作及橫琴開發是重要的一步,可助澳門打破發展瓶頸,當中重點是制度創新,澳門產業能真正參與。
梁維特指出,特區政府可主動、持續、透明發佈區域合作、經濟發展及政策的相關訊息,讓中小企、年青人充分掌握,並透過培訓提升澳門社會的整體競爭力。也可在資金及制度上創新,如牽頭與中小企合組澳門投資公司,有助打開區域合作中的“小門”,增強澳門企業的競爭力。然而,特區政府不應綑綁在特定位置,應解放思維,不斷調整,助澳門中小企、年青人參與區域合作。
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黃國勝指出,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粵澳的經濟、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為提升競爭力,區域間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已成共識,關鍵是澳門要以嶄新的思維,探索合作的新模式,解決現時存在的各種發展瓶頸。澳門工商界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抓緊機遇,以創新思維,敢於變革,吸收新的營商理念,結合澳門的定位及市場需求,大力提升服務素質,乘勢而上,逐步壯大。
佔地小技術高產業
澳門經濟建設協進會理事長楊道匡指出,澳門地小、人口密度高,應選擇佔地面積小,但附加值較高的知識技術含量高的產業,並須根據實況積極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可以博彩業為基本點,向三個方向發展,包括綜合旅遊業、商貿服務業,以及由區域合作帶動產生的新的商機和投資。
蛇無頭不行,澳門公務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官世海強調,特區政府在區域合作中的作用,須有居安思危意識,提升施政能力。建議放眼長遠,加緊培養各類人才;加快公共行政學院及公務員培訓中心建設;以人為本,改變管理模式,不斷提高管治水平,增強服務公衆意識,加強上下級溝通,穩步改革行政、法務,推動廉潔高效施政;培養經濟增長點,促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工聯副理事長黃桂玲則建議特區政府深化、細緻研究兩地法律的銜接問題,多作宣傳,讓澳人更了解,防因誤解發生不必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