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中心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研究 咨询服务 研究生园地 国际合作与交流 数据库 资料中心 学术刊物 校园记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团队 > 副教授 > 林丹阳
教授
副教授
讲师、博士后
客座教授
林丹阳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副教授

电子邮件 lindy23@mail.sysu.edu.cn

 

任职情况
林丹阳,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本科(2013)、硕士(2015)、博士(2019)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2017-2018),曾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博士后、副研究员(2019-2022)。

 

研究领域
 比较政治、港澳政治、港澳选举、东南亚政治、庇护主义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文科楼粤港澳发展研究院(510275)

 Email: lindy23@mail.sysu.edu.cn

 

学术发表
(一)学术论文

林丹阳:《菲律宾政党政治生态:家族式庇护主义对碎片化政党体系的塑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年第3期(CSSCI)。
林丹阳:《制度包容性视角下的庇护主义与新兴民主:阿根廷与菲律宾的比较研究》,《东南亚研究》2022年第1期(CSSCI)。
Weiwen Yin, Weidong Huo and Danyang Lin(通讯作者), “The Effects of State Coercion on Voting Outcome in Protest Movements: A Causal Forest Approach”,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and Methods, 2021, pp. 1-9, doi:10.1017/psrm.2021.70(SSCI Q1)。
林丹阳、霍伟东、何俊志:《程序优化与结果落差:回归后澳门立法会直接选举制度的发展模式》,《当代港澳研究》2019年第4辑(CSSCI)。
林丹阳:《民主制度之“踵”:家族式恩庇侍从关系与菲律宾政治》,《东南亚研究》2018年第5期(CSSCI)。
林丹阳:《变化的现象,发展的议题——恩庇侍从关系研究综述》,《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CSSCI)。
林丹阳:《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美缓和决策的理论分析》,《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CSSCI扩展版)。
(二)媒体评论

霍伟东、何俊志、林丹阳、黄伟棋:《测量新选制下的选举竞争程度》,《明报》(香港),2022年1月7日。
何俊志、林丹阳、霍伟东、黄伟棋:《香港立法会选举:新选制下的新竞争》,《明报》(香港),2021年12月20日。
林丹阳:《港澳居民居住证是“一国两制”典范》,《文汇报》(香港),2018年8月21日。
研究课题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选举制度下的香港选举研究(资助编号:22CZZ049),2022年。
主持,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委托项目,香港公务员制度及改革方向(资助编号:2021ZD05),2021年。
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加坡“去殖民化”经验做法及启示研究(资助编号:2020MZD009),2020年。
主持,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模式研究(资助编号:20wkpy86),2020年。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6批面上资助,新兴民主国家的庇护主义:制度互动及其结果(资助编号:2019M663336),2019年。
主持,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中心年度课题,澳门立法会直接选举制度研究,2019年。

管理入口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2010-2016©HKMAC All rights reserved | 制作单位: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