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重大项目最终研究成果《产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路径和趋势》出版
陈广汉教授等主编的《产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路径和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版,367千字)一书是陈广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珠江三角洲产业自主创新培养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6JJD630020)的最终成果。
本书针对珠三角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外向型、集群化和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以企业—产业—体制(区域)—品牌的逻辑顺序,以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型和提升区域与企业竞争力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从企业创新动力和环境、产业结构、创新体系和自主品牌等各方面研究珠三角产业自主创新的培育和发展。本书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的创新之处表现为如下方面。
第一篇(第1—5章),主要是从企业创新动力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珠三角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动态、导致这种发展状态的原因,以及提升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第二篇(第6—8章),则主要是研究珠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本部分对区域创新系统以及效率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理论框架,并利用这一框架对珠三角各市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篇(第9—11章),重点分析了珠三角自主品牌发展的现状和策略。本部分在对自主品牌理论研究和珠三角自主品牌发展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珠三角自主品牌创建的市场策略。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①运用新古典熊彼特理论和演化新熊彼特理论,结合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分行业和城市对影响珠三角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②从专利数据衡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这个视角,对我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显著差异提供新的解释。③运用技术效率、经济效率、社会效率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珠三角各市的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进行实证研究。④通过建立市场—产品—品牌化驱动器以及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内部品牌化能力的分析框架,首次提出和阐释了自主品牌创建的市场战略边界和市场战略模式。⑤阐述了代工企业的市场战略。⑥建立了综合性的自主品牌发展分析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