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工作简报
(2015年第二季度)
一、重要学术活动
1、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横琴自贸区签约
2015年4月9日,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与中山大学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签署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创新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以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为主体,以若干个专业研究机构为支撑的“1+x智库群”正式形成。协同创新中心教授黎熙元、副教授李小瑛参加了签约仪式。
按照协议,此次五方合作将本着友好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在决策咨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培训等方面开展多项深入合作,为横琴片区建设提供应用型研究服务和决策指导性意见,携手推进横琴新区探索发展中国自贸区发展新模式。
协同创新中心将重点研究在自贸区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港澳的发展优势实施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战略,把横琴发展成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推动珠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
2、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深圳大学中心正式揭牌
2015年4月7日上午,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一行来到深圳大学,就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深圳大学中心的成立进行洽谈,并举行揭牌仪式。座谈会在办公楼301举行,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江潭瑜,副校长李凤亮,社科部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座谈。
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中山大学联合北京大学、深圳大学、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研究中心等内地高校和研究院所,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港澳高校共同组建的,攻关“一国两制”及港澳问题研究的智库。该中心于2013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深圳大学是三家核心协同单位之一。
江潭瑜对李萍一行到访深大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深大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参与情况。他对中山大学此次牵头成立创新中心表示感谢。江潭瑜说,中山大学历史悠久,是全国知名大学,有深厚的学术基础。深大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自2009年开始就对港澳问题开始了系统研究。希望本次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能够为今后推动港澳问题的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李萍说,此次深大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在创新中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两校在港澳问题的研究上具有地缘优势,这是一个为国家服务的成果,感谢深大兄弟般的支持,同时也在合作中了解和认识了双方的实力。港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综合交叉学科,这样的学科不易出成果,对耕耘在此的专家学者表示敬意。作为学者,用智慧为国家、社会和人类文明服务是应尽的义务,在恰当的时间建立恰当的平台,有利于学者更好施展自己的学术才能。中央对于中心的建立也是满怀期待,希望能够在处理港澳问题,一国两制的问题上凝聚力量。
会后,李萍和李凤亮在双方代表见证下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
3、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2015年5月12日,“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中心在清华大学正式揭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教授、副校长马骏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兆业等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共同出席揭牌仪式。谢维和和李萍分别代表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致辞,中山大学副校长马俊,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会长王振民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林泰教授、刘美珣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清华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张磊等先后分别作了发言。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来梵主持。
谢维和教授首先代表清华大学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一国两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成立中心对于整合各方力量、深化一国两制内涵、建立健康的两地关系有重要意义。他说,一直以来,清华大学高度重视与港澳的合作并积极参与一国两制的落实,从1993年起清华大学便参与港澳公务员的培训项目,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他说,法学院作为清华大学与港澳合作的典型,利用各种资源为一国两制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山大学具有独特的地缘和语言优势,做出了很多值得清华学习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清华大学非常愿意与中山大学进行深化合作。希望协同创新中心要突出智库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李萍教授指出,成立中心有着特殊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对港澳的研究和协同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2年开始中山大学开始培育文科类的协同创新中心,今年是中大首次上报文科协同创新中心,将举全校之力支持中心的建设。中心将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重视协同合作。中大的文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对港澳有天然的地缘、亲缘优势,因此应当为建立港澳和内地的联系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港澳研究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清华是我国高校的龙头,对于港澳的研究有自己的特色和扎实的基础,中大希望中心能够凝结各方优势、智慧,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作用。
马骏教授指出,新形势下的港澳问题是对一国两制理论实践的挑战,中山大学必须肩负起相应的责任,中心整合各方资源能够更好的服务国家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设立不是目的,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研究机制、改变传统的研究范式应当是中心的努力目标。中心开始运转后,要真正协同起来,为国家做出更好的贡献。中大将在香港和澳门建立研究院,作为中心的前哨工作站,尽早掌握一手数据和信息。
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指示精神,深入研究、解决“一国两制”在港澳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与现实问题,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的要求,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由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研究中心等内地高校和研究院所,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港澳高校共同组建的。中心将努力建设成港澳问题领域主要的学术研究基地、人才培养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建设成能为党和国家港澳问题战略决策提供重要智力支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二、学术交流与合作
1、陈广汉教授赴澳参加籍博彩中期检讨促澳门区域融合主题论坛
2015年4月18日,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前往澳门由澳门负责人博彩协会主办、中央澳门联络办公室经济部支持的澳门负责人博彩系列论坛之三:籍博彩中期检讨促澳门区域融合主题论坛。论坛嘉宾还包括亚洲责任博彩联盟主席苏国京先生、澳门理工学院曾忠禄教授、澳门负责人博彩协会创会会长梁健殷先生。与会嘉宾就“新常态,新机遇,‘一带一路’给澳门带来怎样的机会”?“如何加快经济适度多元化”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2、张光南副主任获聘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荣誉顾问
2015年6月3日,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负责人培训在花都红山村顺利举行。来自43个粤港澳青少年活动基地的近50名基地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市青年联合会秘书长刘兰、副秘书长杨翊翀、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理事长陈祉璇、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总干事张勇等出席了培训活动。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正式聘请张光南副教授为荣誉顾问,并由广州市青年联合会秘书长刘兰为张光南副教授颁发聘书。 张光南副教授本次课程的题目是,《从“中国经济”市场战略到“交流基地”发展策略》,其中分为三大点:1.中国经济的“特殊性” VS 交流基地的“关键词”、2.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 VS交流基地的“发展策略”、3.中国经济的“方法论” VS 交流基地的“顶层设计”。同时,归纳出“C、H、I、N、A”、“4S”、“A、B、C、D、E、F”等关键词,深入浅出地讲解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该如何更好发挥作用。课上各学员结合自身基地对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工作的常态化、特色化开展进行了探讨、学习和分享。
3、香港岭南大学魏向东主任一行来中心交流座谈
2015年6月19日上午,香港岭南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向东,连同中心顾问、高级研究员兼经济学系主任何泺生,博士周文港三人一行,与我中心主任陈广汉、副教授张光南和李小瑛进行了交流座谈。
双方就加强两校经济学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了看法,针对合作项目和招聘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首先,魏向东主任谈了香港的经济形势、教育形势和政改情况,详细介绍了目前研究课题的方向。然后,陈广汉主任表示愿意与香港岭南大学在珠三角港资企业竞争力调查等方面进行合作,希望通过团队,有深度、有广度地研究香港历史,有意向与岭南大学联合招聘博士后跟进合作项目,以实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会谈结束后,陈广汉主任邀请香港岭南大学加入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为主要参与单位。
中心大学与香港岭南大学一直以来就有着长期的研究合作关系,此次交流座谈,为双方进一步的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双方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4、基地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会议名称
|
主办单位
|
参会人员
|
时间
|
国务院港澳办内部会议
|
国务院港澳办
|
陈广汉
|
2015.4.7
|
澳门负责人博彩系列论坛之三:籍博彩中期检讨促澳门区域融合主题论坛
|
澳门负责人博彩协会
|
陈广汉
|
2015.4.18
|
第二届港珠合作发展研讨会
|
珠海市港澳事务局、香港智经研究中心
|
张光南
|
2015.5.9
|
“融合发展:澳门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座谈会
|
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
|
袁持平
|
2015.5.19
|
三、决策服务
1、基地六位教授被聘为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
根据《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穗府办【2014】13号)和《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库管理工作细则》,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库建库工作于2014年12月正式启动。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2015年5月,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库正式成立并启用。基地有六位教授被聘为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其中,周开国教授为财政金融组专家,陈广汉教授为工业贸易组专家,袁持平、蒋廉雄教授为产业发展组专家,黎熙元、朱健刚教授为社会管理服务组专家。
2、《横琴新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总体方案(2015-2020)》获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书面表彰
张光南副教授牵头负责横琴新区统筹发展委员会委托的“《横琴新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总体方案》研究”课题,并完成了《横琴新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总体方案(2015-2020)》研究报告。中央驻澳联络办经济部书面表彰指出:“该系列研究成果深入贯彻张德江委员长珠海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澳门“一国两制”实践,对支持澳门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与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相呼应,牢牢把握横琴与澳门深化相关合作的新历史机遇。该系列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数据翔实的实地调研分析,又结合横琴新区建设实践,综合产业发展、投资消费、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等重大战略问题,还借鉴美国“国家休闲区”等世界先进经验和概念,所进行的对策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张光南副教授应广东海事局邀请开设讲座:《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制定与管理创新》
2015年4月17日,张光南副主任副教授应广东海事局邀请开设讲座:《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制定与管理创新》。广东海事局机关全体干部在现场参加了讲座学习,汕头、湛江海事局以及广州、东莞、阳江、潮州海事局等分支局,共20个单位的干部通过视频直播在分会场参加讲座学习。该讲座获得广东海事局书面表彰:“为广东海事局服务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为推动自贸区内海事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提出了宝贵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广东海事队伍的履职能力提供了帮助”。
4、张光南副教授应澳门中联办邀请作专题讲座:《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015年5月30日,应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邀请,张光南副教授赴澳门作“澳区青联委员及青年社团骨干国情讲座”——“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专题讲座。全国青联副主席马志毅,以及广东省、陕西省、山西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等地区的青联委员和澳门青年社团代表约60余人参加了讲座。该讲座荣获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书面致谢:“讲座结合横琴自贸区建设,从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专业研究角度,阐述了新一轮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协定等政策相关内容,同时张光南副教授也就粤澳合作相关问题与澳门青年代表进行了探讨交流,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四、学术讲座
1、魏美昌(澳门亚太拉美交流促进会理事长):“一路一带”与澳门——澳门与拉丁语系国家的对外平台角色
2015年4月22日上午,澳门亚太拉美交流促进会理事长魏美昌先生为我中心师生作了主题为“‘一路一带’与澳门——澳门与拉丁语系国家的对外平台角色”的讲座,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陈丽君教授主持了讲座,并对魏美昌先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中心陈广汉教授、黎熙元教授、周运源教授、郑天祥教授也出席了此次讲座。
魏先生首先介绍了“一带一路”的基本情况以及澳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澳门从十六世纪开始由小渔村转变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澳门在向内地引进资本、技术、现代管理经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近年来,在CEPA、自贸区、港珠澳大桥等利好政策下,澳门宜根据本身在语言、法律、文物景点、海外关系等优势,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建设好国际旅游休闲中心。
他还认为,拉美地区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一带一路”新战略中占有重要一席。由于澳门深受拉丁美洲文化的影响,与拉丁语系国家在二战后仍保持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密切联系,所以澳门应不断加强其对外平台角色,成为珠三角新自由贸易区内同拉丁语系国家加强交流的平台。就如何发挥澳门双边交流平台角色的作用,魏先生提出了几点建议,例如大力促进民间各方面的交流、参考新加坡Temasek模式向拉美投资、开设新航线、设立法律仲裁机构、培养人才、开设课程等。
讲座结束后,魏先生还与中心师生就“一带一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
2、饶戈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香港行政长官普选的性质和特点——从基本法第45条说起
2015年5月7日上午,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法学院饶戈平教授为中心师生做了一场题为《香港行政长官普选的性质和特点--从基本法第45条说起》的讲座。讲座由陈广汉主任主持,出席讲座的有中心陈丽君教授、刘祖云教授、袁持平教授、黎熙元教授等8位老师和30余名研究生。
饶戈平教授首先从普选存在两大对立的政治阵营、香港社会对一国两制产生的两种理解、如何处理好选举与任命的关系和如何防止两个极端,这四个角度分析了香港普选的四个政治形势,然后又详细讲解了香港普选的性质和特点。饶教授还与中心师生进行了热烈得互动和交流,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3、赵心树(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讲座):香港泛民主运动的反民主思维
2015年5月22日上午,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骨干研究人员、香港浸会大学讲座教授赵心树为中心师生做了一场题为《香港泛民主运动的反民主思维》的讲座,讲座围绕“奔马理论与香港政改”和“泛民主运动的反民主心态”两个主要议题展开。中心师生共20余人参加了讲座,陈丽君教授主持了讲座。
赵心树教授介绍了民主发展的一般规律,详细讲解了香港政治发展的情况。讲座结束后,赵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的提问,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得互动和交流,讲座现场气氛活跃,讲座内容贴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