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中心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研究 咨询服务 研究生园地 国际合作与交流 数据库 资料中心 学术刊物 校园记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工作简报
主任致辞
基地介绍
组织架构
工作简报
研究生导师
博彩研究中心
港澳台研究中心
工作简报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工作简报

2014年第一季度)

 

一、重要学术活动

1、《珠三角区域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举行

由本中心主持撰写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珠三角区域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于201416日在我中心举行,中国新闻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大公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参会,采访了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袁持平副教授。

该报告由陈广汉教授、梁庆寅教授主编,参加撰写的人员包括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珠海市委政策研究室、中山市委政策研究室、江门市委政策研究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等。

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基地组织编撰的《珠三角区域发展报告》被列为教育部社科司重点研究项目,该报告研究港澳珠三角发展地区每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情况,为港澳珠三角地区的合作与发展的提供最新情况和发展思路。新一期《珠三角区域发展报告》的出版有利于提升中心为政府决策咨询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粤港澳区域合作研究“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本发展报告以珠三角经济和社会转型为主题,总论部分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概述,后续各篇分别从产业升级与转型、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城市住房保障等视角对珠三角经济社会转型进行深度剖析,并利案例分析的方法以珠三角西岸珠海、中山、江门等三座城市做进一步的验证,全面报告港澳珠三角发展地区每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情况,为帮助港澳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发挥对全国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为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出谋献策。

本发展报告力求反映珠三角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当前出现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问题,探讨珠三角经济和社会双转型的趋势和方向,提出了推进转型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珠三角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第五届中山大学卓越服务奖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颁奖仪式举行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于2014114日上午举行李开云教授、陈丽君教授中山大学卓越服务奖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支持,退休教授与在职的教职员工出席了仪式。在颁奖仪式上,陈广汉主任宣读了学校关于卓越服务奖的决定,并为每位获奖者颁奖,代表学校、中心向感谢两位教授对中大和港澳中心作出的杰出贡献,并鼓励年轻的教职员工向前辈们学习,脚踏实地,再见再励,在港澳研究领域继续耕耘。

3、中山大学与首尔大学国际学术论坛举行

2014221下午,中山大学与首尔大学国际学术论坛——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我校梁銶琚第一会议室举行,该会议由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和韩国首尔大学国际大学院联合举办。

亚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志伟教授、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对韩国首尔大学郑钟昊副校长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两家单位的概况和研究现状。首尔大学国际大学院文辉昌院长介绍了国际大学院的研究领域,并希望今后加强双方的合作。中韩双方的学者就大型自由贸易区竞争——中韩自由贸易区合作、朴槿惠总统访华后的中韩关系与韩半岛局势、中日韩间的合作与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

 

二、学术交流

1、全国港澳研究会陈佐洱会长一行来我校座谈调研

2014228,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原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佐洱一行来我校座谈调研,了解我校粤港澳合作及开展港澳研究的相关情况。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多,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国务院港澳办交流司巡视员黄光,香港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金萍,广东省港澳办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监察专员韩建清等陪同调研。我校校长许宁生会见了陈佐洱会长一行,李萍副书记、朱熹平副校长出席了有关接待活动。

当天下午,陈佐洱会长一行与我校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师代表、广东省港澳办研究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我校在港澳研究方面的历史与进展情况。座谈会后,陈佐洱会长还特别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香港:百年沧桑和一国两制的胜利的学术报告。报告总结了香港从祖国分离的百年沧桑历史,回顾了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以及香港回归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对一国两制的重大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其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了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和伟大胜利。报告现场座无虚席,师生们积极提问,与陈佐洱会长互动交流。
     
调研组成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我校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社会科学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了调研座谈活动。

2、毛艳华教授出席“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论坛

2014228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论坛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行。六位学者从经济战略、贸易投资、国际关系、互联建设、文化历史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21世纪海上丝路广东“桥头堡”。

学者们指出,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应率先做好“东盟文章”,大力发展与陆路比翼齐飞的对外贸易海上经济带。

我中心毛艳华教授作了以“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投资便利化与政策安排的演讲。据统计,2012年我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各国贸易总额高达6900多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7.9%。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进一步加深,中方正争取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1万亿美元。

毛艳华教授建议,从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贸易协定借鉴经验。他认为,协商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的首要工作是便利化能力的培养,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双向协同机制。

3、基地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

参会人员

时间

香港管治问题:前瞻与建言座谈会

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香港中央政策组

陈丽

2014111-12

第十二届广州市政协第三次会议台港澳华人华侨海外事务委员会侨事顾问座谈会

第十二届广州市政协台港澳华人华侨海外事务委员会

陈丽

2014217

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亚太研究院

陈广汉 黎熙元

袁持平 张光南

李小瑛

2014221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论坛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毛艳华

2014228

族群与政治

德国科隆大学人类学系

黎熙元

201437-12

 

三、学术讲座

1陈佐洱(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香港:百年沧桑和一国两制的胜利

讲座内容:报告总结了香港从祖国分离的百年沧桑历史,回顾了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以及香港回归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对一国两制的重大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其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了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和伟大胜利。

2、张轶凡(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副教授):WTO Accession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讲座内容:China’s policy-makers argued that WTO accession and the accompanying trade liberalization would have a beneficial impact on the domestic economy. China’s import tariffs differed tremendously across industry in the earlier years, but converged to an almost uniform low level after WTO entry. We exploit sectoral variation in the extent of tariff reduction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increased import competi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significant productivity growth over the 1995– 2007 period. We find evidence of strong downward pressure on prices and mark-ups, but limited evidence that imports took away market share from domestic firms. Furthermore, much of the effects on sectoral productivity come from changes at the extensive margin. Sectors that liberalized most tend to attract especially productive entrants, private firms in particular, which can be rationaliz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minimum productivity threshold needed to survive in these sectors.

3、洪诗鸿(日本阪南大学企业信息研究生院副院长):中日贸易结构和产品竞争力比较

 

四、人才培养

1、袁持平、蒋廉雄副教授晋升为教授

    经学校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审议,基地研究人员袁持平、蒋廉雄副教授顺利晋升为教授。
 

五、研究生培养

12013年“冯汉柱(利丰)奖学金”颁授仪式顺利举行

2014326下午,我中心与岭南学院“冯汉柱(利丰)奖学金”颁授仪式在岭南堂汪道涵会议室举行。我中心袁持平副主任、岭南学院党委余立人副书记及获奖同学参加了颁授仪式。

   “冯汉柱(利丰)奖学金”自1994年由香港利丰集团冯汉柱基金会捐赠,用以奖励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生和岭南学院学习成绩优异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仪式开始时,袁持平副主任介绍了冯汉柱奖学金的由来和利丰集团的情况,向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冯汉柱先生等冯氏家族成员和利丰集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鼓励同学们学习利丰集团积极进取和务实的企业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

获得“2013年冯汉柱(利丰)奖学金”的同学有: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2012级硕士研究生王煜、龙小伟、黄慧红、庞念伟、彭珊、严夏、赵海清;岭南学院2010级本科生石琳、周聪、关颖仪、肖萌、吴鹰琴、陈海成、郑克兢、樊航、胡欣欣;岭南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陈丹莉、王艳萍、周云珊、许飞。

 

      

管理入口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2010-2016©HKMAC All rights reserved | 制作单位: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