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工作简报
(2012年第四季度)
一、重要学术活动
1、“珠三角转轨:中国南方的改革和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悉尼科技大学隆重召开
2012年10月18-19日,“珠三角转轨:中国南方的改革和未来”(Transformations and Trajector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form and the Future in South China)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悉尼科技大学隆重召开。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陈广汉教授、林江教授、黎熙元教授、李小瑛讲师受邀前往悉尼参加本次会议。
该会议系列由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Studies of Hong Kong, Macao and Pearl River Delta, SYSU)、悉尼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hina Research Centre, UTS)和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HKBU)共同发起。首届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联合举行,会议主题是“全球化与国家发展中的香港角色”。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珠三角转轨:中国南方的改革和未来”。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多位学者提交了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珠三角的社会治理和公民社会”,“珠三角的城市深化发展与社会变迁”,“转三角的劳动力与外来工”,“珠三角的城乡土地使用”,“珠三角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珠三角经济结构转型和城市服务业发展”,“珠三角的区域发展规划”等。
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受邀做会前发言。陈广汉教授认为“珠三角地区最早将中国与西方世界联系起来的对外开放口岸之一,是1978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30年,珠三角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1年珠三角人均GDP水平达到12300美元,进入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地区的行列。但是,目前珠三角面临通过经济转型保持经济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经济学、社会学、政治科学等领域的创新思维和洞见对于珠三角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港澳发展及其与内地合作—新进展、新问题、新思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为深入探讨港澳发展及其与内地合作的新进展、新问题,为保持港澳地区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促进港澳与内地的深入合作提供新思路、新途径,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于2012年10月26至28日在广州主办“港澳发展及其与内地合作——新进展、新问题、新思路”研讨会。三十多位嘉宾应邀参加了会议,他们来自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办、香港中联办等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等知名高校或智库机构。
与会代表就香港新一届特区政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新一届立法会选举结果分析;香港发展新兴产业的效果评估与对策;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效果评估与对策;港澳基本法实施问题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粤港澳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交换了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境内外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关于港澳热点问题的观点交流。
二、学术交流
1、周运源教授出席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
2012年10月12日—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区域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素有“江城”之称的武汉市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等的20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138篇研究论文。本次年会除了有大会报告外,还以多个分会场进行了学术研讨。分别就“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政策”、“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和“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等为专题进行广泛的研讨。
本中心周运源教授在会上就“区域一体化中的城市都市圈发展——基于广东广佛肇等三大经济圈的实践”为内容做了专题报告。
2、陈广汉教授出席“《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十五年报告》发布及研讨会”
由人民日报香港分社、新华社香港分社、国家信息中心以及中国文化院共同发起主办的“《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十五年报告》发布及研讨会”于2012年11月5日在香港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应邀担任这项研究工作的学术顾问,并参加发布会,在研讨做了题为“香港在中国内地对外开放中的角色转换”的发言。
3、刘祖云教授应邀到共青团中央全国教育基地作学术报告
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邀请,刘祖云教授于2012年11月5日到该基地给共青团干部作学术报告,这是继2012年3月31日刘祖云教授给共青团广东省委作“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学术报告后的再次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的题目是“从社会发展理论到社会管理实践:再论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此次报告内容共分三个部分:(一)社会转型的理论阐释与现实解读;(二)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相互关系;(三)基于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区社会转型现状的治理性社会管理创新和建设性社会管理创新。
另据2012年7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信息发布,刘祖云教授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外审专家。
4、周运源教授、毛艳华教授出席岭南经济论坛
2012年11月23-24日,由广东经济学会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办的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风景如画的白云山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广东各高等院校的会员代表和北京、香港、澳门、海南等地的专家学者约100多人参加了大会。本次年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为主题,集中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三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共收到70多篇论文。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周运源教授和毛艳华教授应邀出席了本届岭南经济论坛。他们各自提交的学术论文“社会组织建设与完善政府职能探讨——基于完善广东社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与政策设计——基于珠三角地区500份问卷调查分析”双双被年会学术委员会评定为本届“岭南经济论坛”的优秀论文,并分别被推荐在“社会组织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两个专题会议了学术报告。
5、周运源教授出席台湾经济学学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2年12月15日,由台湾经济学会、中央大学经济学系 、中央大学产业经济研究 、国科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台湾经济学会、台湾效率与生产力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13届全国实证经济学研讨会”在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举行。来自台湾地区的中央大学、台湾大学、淡江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逢甲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英国的德伦大学等20多所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及北京、广州等近300人出席了大会。我中心周运源教授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围绕“经济成长”、“货币金融”、“人力资源”、“产业组织与管理”、“都市与区域经济”、“国际经济”、“财务经济”、“效率与生产力”等20多个专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三、决策咨询与服务
1、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唐豪秘书长来我中心调研
2012年11月21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唐豪秘书长一行四人来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调研。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袁持平副主任、周运源教授出席了座谈会。陈广汉主任等向唐豪秘书长等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我中心开展粤港澳区域合作的研究成果。双方就近期粤港澳区域合作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并对今后加强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探讨。
四、学术讲座
1、冷夏(香港调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从香港三权运作看十八大后中国的政治改革
2012年11月15日上午,冷夏教授再次来我中心作学术讲座,他是香港调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同时为我中心的客座教授。此次讲座因应“十八大”顺利召开的背景,主要围绕“从香港三权运作看十八大后中国的政治改革”的主题展开,从共产党领导下的三权运作;“一国两制”之下的三权运作;中国未来的政治改革等方面深入浅出解构了香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特点和运作模式,同时将之与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并且对“十八大”召开后的中国政治改革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冷夏教授的讲座主题鲜明,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讲座后师生们积极提问,与冷夏先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