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中心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研究 咨询服务 研究生园地 国际合作与交流 数据库 资料中心 学术刊物 校园记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工作简报
主任致辞
基地介绍
组织架构
工作简报
研究生导师
博彩研究中心
港澳台研究中心
工作简报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工作简报

2012年第三季度)

 

 

一、重要学术活动

1、协助香港文汇报社举办“光耀香江”——香港回归15周年大型评选活动

20127月,适逢香港回归15周年,香港各界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香港《文汇报》以及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联合主办“光耀香江”——香港回归15周年大型评选活动,并邀请我中心担任该项活动的首席顾问机构。中心回顾和总结了回归15周年以来香港发展历程,为评选建立客观的指标体系,并邀请香港和内地权威专家进行评选。此次评选的奖项设立覆盖面广,所组织的专家团队包括政企学三界,对香港以及内地均有所研究。专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保证了评选的客观中立。在中心的协助下,“光耀香江”香港回归15周年大型评选活动评选出“香港重大新闻事件”、“功勋人物”、“卓越企业”、“香港内地投资热点”等项目,通过荣誉和分享的方式,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同心同德推动香港和国家未来发展。通过这样的活动,中心密切了与香港社会各界的交流,增强了基地在香港民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学术交流

1、陈广汉教授出席“从横琴视角看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论坛

2012823日,由香港中联办宣传文体部和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举办的“从横琴视角看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珠海举行,来自内地、香港、澳门的专家赴珠海实地考察,集中报道横琴发展建设的最新情况,深入解读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前景。陈广汉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在会议上做《将横琴建设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示范区》的专题报告。

2、刘祖云教授再次应邀到浙江社会主义学院作学术报告

2011525日的第一次学术报告之后,2012922日,刘祖云教授再次应邀到浙江社会主义学院暨浙江中华文化学院主办的海外社团负责人国情研修班作“社会团体与社会和谐”的学术报告。

此次学术报告的对象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社团负责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奥地利、匈牙利、柬埔寨、波兰、荷兰、挪威、塞尔维亚、澳大利亚等近20个不同国家或地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为和平统一促进会的会长或副会长。

此次讲座内容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和”的含义、性质和功能等问题;另一方面从现代社团的产生、性质及功能等不同层面探讨了社会团体与社会和谐的相互关系。

在此之前的2012920日,刘祖云教授还应邀到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轩大厦)作“社会转型与社会和谐”的学术报告。

3中心领导出席“国际问题与港澳台侨片”基地主任2012年工作会议

2012922-26日,由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办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际问题与港澳台侨片”基地主任2012年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与会代表中包括教育部社科司领导、“国际问题和港澳台侨片”14个重点研究基地的主任、副主任、科研秘书,以及综合学部委员等,共40余人。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宫占奎、副主任刘晨阳应邀与会。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各基地负责人就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示精神,尤其是大力开展学科协同创新的实施途径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会上刘晨阳副主任代表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发言,他全面总结了中心近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并重点围绕协同创新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介绍了本基地的实施情况和未来工作规划。

  在听取了各基地的汇报后,教育部社科司何健处长作了会议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各基地近期以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同时强调各基地要因应国家重大需求,力求改变传统科研范式和思路,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基地的影响力,进一步突出智库特色,今后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三、学术成果

1、李小瑛博士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

李小瑛博士的研究成果《城镇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发表于《经济研究》201209期,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2年第12期转载。

此项研究成果利用跨度为二十年(1988年到2007)的微观家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地区雇佣关系在经济转型时期从单一固定工向多元灵活雇佣关系转变的过程。将我国城镇地区的雇佣关系分成四种类型,探讨了雇佣关系构成从1988年到2007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从1988年开始,我国的雇佣关系构成中灵活雇佣比重开始逐步上升,到2002年,短期雇佣、无合同雇佣等灵活雇佣形式的比重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进入2007年,稳定雇佣关系的比重略有回升。扩展的Oaxaca-Blinder分解所得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02,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主要受到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等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进入2007,稳定的雇佣关系比重略有回升,放松管制和市场深化的效应逐渐释放殆尽,特征变量对提高雇佣稳定性的作用开始显现。 

《经济研究》是1955年创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刊物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的理论文章,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该刊物在经济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口碑,被认为是经济学界较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管理入口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2010-2016©HKMAC All rights reserved | 制作单位: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