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追踪
香港面临政治转折点
社会不会陷入消沉在议会中,过往的温和议论已被日渐恒常化的「拉布」行为骑劫了。议会好像成了一个宣示政治立场的地方,一个街头政治的表演舞台。到今年反对派捆绑否决政改,政制最终原地踏步,置多数民意于不顾,议会的职能到底能否正常履行,已经受到市民质疑。
有人说,这代表香港政治的动乱时代来临。但笔者觉得所谓乱,有两种可能,一是社会陷入消沉,从此丧失重建的意志,一是社会认识到动乱的恶果,从此懂得珍惜秩序。去年,「占领事件」所带来的民间反响,说明事情并不一定这样糟糕,社会各界都不愿看到香港沉沦下去。很多民间团体站了出来,表达他们要求重建社会秩序,严正处理滋事分子的心声;连续三次收集到百多万市民的签名,也代表了一种主流声音;到了政改方案在立法会表决前夕,也有不少市民自愿到场支持,他们不仅支持政改方案本身,还希望议会能够正常运作,真正代表民意。
政改方案被反对派立法会议员否决,市民感到遗憾,社会各界纷纷提出滋扰两年多的政治风浪应画上休止符。从这个角度来说,香港未来的社会不但不会陷于消沉,还会有所发展。
港人有责护国安
由反对派提出占领开始至政改方案被否决的两年多来,引发了多级别的反思,全面地、多层次地检讨和反省自香港回归以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和青年的工作、教育、议会职能及结构、政治团体的作用、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的角色,等等,梳理这些乱象的背后原因,寻找让香港可回复发展动力的对策。只要我们志同道合,香港自然就会慢慢回归理性、珍惜理性,展开对话,形成新的风气。
另一方面,政治的角力超过了往日反对派和建制派对于政制发展方向的争论,而到了统一和分裂的根本矛盾上,现在动不动就有人举起港英旗招摇过市,呼叫「港独」口号。今年7月1日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国国家安全法,明确了香港同胞的义务和香港的责任。国家安全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香港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安全等于维护香港的安全。只有在整个中国国家安全得到保障下,「一国两制」才能在香港得以顺利实行。面临「本土」激进声音日益放肆,港人不可能任之由之,香港履行《基本法》为国家安全立法的责任也不可能一拖再拖。
在我们面前的,是香港政治发展的转折点。爱国爱港阵营的各个政党、智库和团体必须全方位多层面地探讨如何应对反对势力对香港的扭曲,为香港的定位与出路共同谋划。
本文作者:洪锦铉,城市智库召集人、观塘区议员 本文原载于《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