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我校召开学术研讨会
6月13日上午,由港澳与内地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承办的“港澳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文科楼6楼举行。此次会议是根据上月召开的中心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上制定的工作计划而举办的,目的是为了将更多优秀的学术资源“引进来”,开拓中心研究团队的视野,助力成功申报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计划。会议特别邀请到国务院港澳办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徐泽先生莅临作专题讲座。徐先生有丰富的对港澳工作的经验,曾长期驻澳门工作。此次讲座,他围绕新时期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方针,并结合十八大精神、政府工作报告和港澳政经热点,展开深入分析。徐先生指出:过往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侧重于“不变”的部分,但是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国两制是个大变,因此中央政府对港澳的干预是必要和不可避免的,落实全面管治权是一国两制的根本保障。我们应该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对一国两制的全面构想,这也是做好港澳研究打底的东西。会上,中心的专家都从各自学科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经验出发,就港澳现实问题和研究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心主任陈广汉教授认为,香港问题是个系统性、累积性的问题,系统性表现在香港的很多问题是政治、经济、社会纠缠在一起,累积性表现在很多问题回归之前已经留下了隐患。彭定康的政改已经把早期香港行政主导的体制侵蚀掉了,立法和行政形成了制衡关系,并且在立法会的选举中引入了直选机制。香港的管制包括所谓特首的认受性问题、立法与行政的关系问题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再看香港的经济,工业发展最好的时候是在70年代,两地的经贸合作是给香港发展带来好处,同时也导致了制造业空心化,并影响了制造业就业的劳动力,现在又通过代际传承传到下一代。两地经济地位的变化也会使香港人产生对内地逆反的心理,导致香港社会两极分化,香港与内地关系恶化。香港的民主进程要循序渐进,并且要按照基本法办事,同时还需要有一些必要的制度建设例如国家安全立法、政党法等。此外,邹平学、岳经纶两位教授都提出,要重视社会手段在治理港澳中的作用,完善社会政策,赋予港澳居民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公民权利。徐海波、林滨两位教授则从建构港澳居民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意识形态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个人生命体验的策略。刘志伟教授则从历史学的角度,指出香港目前遭遇治理困境的根源是冷战格局的投射。张志安教授则指出当下与未来在对港澳的传播策略上应从过去的绩效合法性转向价值合法性和程序合法性。徐泽先生对各位教授的观点也表示了充分认可,他认为,中大与其他高校合办这样一个中心很有必要。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李萍主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中心理事长陈春声也出席了会议,并分别为中心新聘请的学术顾问徐泽先生,学术委员刘志伟、肖滨、张应强三位教授颁发了聘书。

陈春声书记(左)为徐泽先生(右)颁发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顾问聘书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