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圆满落幕
6月29至30日,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商学院(创业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在深圳前海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进入终评论文的青年学生以及经济学科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前海,在交流分享答辩评审中碰撞思想火花,为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本次大赛得到了全国各所高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广泛关注和踊跃投稿。共收到论文543篇,最终共有45篇论文进入终评环节,其中本科生18篇,硕士研究生15篇,博士研究生12篇。经汇报答辩等比赛环节,本次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6篇、二等奖论文12篇、三等奖作品27篇。

本次大赛分开幕式、主题演讲、分组汇报、颁奖环节及闭幕式等四个环节进行。
6月29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小瑛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在致辞中对参加论文大赛的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中国的国家治理、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举办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各位青年学生共同交流研讨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些新的理论知识,对经济社会现象与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在大赛中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促进学科更好地发展。

随后,进行了大赛主题演讲,该环节由中山大学商学院(创业学院)院长李广众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作《国际国内双循环视角下的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主题演讲,指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存在重要联系,认识与理解双循环格局对于中国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化的影响,对于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新阶段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作《有限理性与产业发展政策》主题演讲,认为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过程中,强化对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有助于形成中国经济学分析范式,需要突破现有完美理性分析范式的贫困,向有限理性分析范式转化。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赵昌文教授作《新工业革命中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主题演讲,认为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转型是后发经济体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重要挑战。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需抓住机遇,围绕数字化与绿色转型两大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代表性领域,从制度环境与精神理念两端发力。




在接下来的分组汇报环节,按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设置了6个平行组别,每组分别由6-9名参赛学生进行论文汇报,并邀请3-4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交叉点评。分组汇报主题涉及发展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方方面面,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次现场终评环节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中山大学商学院(创业学院)、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同时也得到了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经济评论》《南方经济》《南大商学评论》的大力支持。专家学者分成6个组别,对学生论文汇报进行了点评。



最终的比赛结果在6月30日上午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上揭晓。颁奖典礼暨闭幕式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袁旭阳主持。颁奖嘉宾为获奖学生进行颁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张鑫宇代表本科生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润杰代表硕士研究生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赵英代表博士生组进行获奖发言,表示作为参赛者参与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是对于自己学术成长的见证,感谢主办方与各位评审老师的大力支持,论文大赛是对自己一路坚持与努力的最大肯定。












在本次大赛闭幕式上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小瑛副教授代表主办方作闭幕式总结发言。李小瑛副院长首先代表主办方向全体参与大赛的评审专家、选手同学、会务组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其次,她介绍了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历年的举办情况,对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她表示,大赛作为学术交流、成果分享的重要平台,极大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研究热情,促进了跨高校、跨方向之间的学术交流,为发展经济学学科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在大赛圆满结束之际,预祝下一届大赛的顺利举办。

“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经济学科建设单位联合发起。自2021年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前三届分别在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办,获得了国内外发展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好评。